蟲情測報燈的維護
1,、掌握好雨控,定時更換黑光燈管,。
一方面經(jīng)常清理燈頂上雨控探頭的污物,,使其排水通暢,,雨停后能使探頭上的水跡迅速風干;定時檢查接雨滑板左右滑動靈活度,并清潔軌道的雜物,,可以在軌道上加少許潤滑油,。另一方面,在點燈關鍵期遇連陰雨天氣,,拔掉雨控插頭,,但雨后次日上午及時收蟲,清理箱內雨水和殘蟲,,保持清潔,。由于黑光燈管長期工作,其發(fā)光亮度降低和發(fā)光頻率衰竭,,影響誘蟲數(shù)量和種類,。一般每6個月更換一支新燈管。
2,、防止蟻害,,及時收蟲。
由于燈光誘蟲箱體內和箱體周圍有大量昆蟲,,引誘很多螞蟻覓食,,長期會咬破收集袋或進入袋取食昆蟲,螞蟻比較喜歡食取小型昆蟲,。如二代螟蛾,、稻縱卷葉螟蛾和飛虱,影響燈誘數(shù)據(jù),。有條件的可以在箱體四周做水槽防蟻,,也可以在箱體內外定期用衛(wèi)生殺蟲劑噴灑,。并且1~2天清理一次箱體外內殘蟲,帶出遠離測報燈,。盡管蟲情測報燈能自動收集八天的燈誘昆蟲,,但實際上從三天開始就有腐爛現(xiàn)象,特別是高溫或陰雨天氣腐爛現(xiàn)象更嚴重,,一般兩天內收一次蟲進行分檢,。
3、加裝網(wǎng)罩,。
在箱體上的殺蟲燈周圍加裝圓桶型網(wǎng)罩,,其網(wǎng)孔大小以邊長為0.5~1.0cm的正方形為宜。其原理是目前水稻主要害蟲形體較大的為大螟,,其他蟲體均較小,。很多大型昆蟲如鷹翅天蛾、水青蛾,、齒蛉,、金龜子等熱殺溫度要求較高,進入集蟲袋可能仍為存活狀態(tài),,在集蟲袋攪動會使其他蟲體形態(tài)缺損,,而且大型昆蟲進入集蟲袋,也增加檢蟲工作量,。
太陽能經(jīng)濟型蟲情測報燈的技術參數(shù)
1,、7寸全彩觸摸屏,Android 5.1操作系統(tǒng),,全文操作菜單,。
2、自動誘捕裝置外配以頻振式高壓電網(wǎng)觸殺,,高壓電網(wǎng)感應到蟲體接觸電網(wǎng)后,,瞬間釋放出3600V以上的高壓電壓,確保昆蟲殺死率達95%,。
3,、內置光柵和紅外計數(shù)裝置,可實時采集誘捕的害蟲數(shù)量,。
4、時效性強:實時采集各通道的害蟲數(shù)量和環(huán)境因子,并保存展示,。并可根據(jù)設置的上傳周期通過GPRS上傳采集信息,。
5、信息采集完整:采集的信息包誘蟲時間,、誘蟲種類,、誘蟲數(shù)量,、監(jiān)測點等相關信息。
6,、信息檢索完善:數(shù)據(jù)存儲功能強大,,實現(xiàn)歷年蟲情數(shù)據(jù)的保存,可隨時查詢不同年份的蟲情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檢索功能更便捷,、完善。
7,、實時數(shù)據(jù)查看:可通過APP或者登錄平臺查看檢測數(shù)據(jù),,支持報表輸出,可以依據(jù)誘蟲種類選擇時段查詢查看報表及曲線圖,,并可通過計算機打印報表,。
8、設備內置500萬高清攝像頭,,可實時采集接蟲瓶內的蟲子照片并上傳至遠程平臺,。
9、參數(shù)設置多樣化:用戶可通過平臺和APP設置儀器參數(shù),。
10,、誘捕裝置整體為不銹鋼材質,白色噴塑外殼,,設有害蟲防逃逸裝置,。
11、不銹鋼專用立桿,,總高度3米,。
12、防雷裝置:可有效防止雷擊,。
13,、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太陽能電池板功率:≥40W,,蓄電池:DC12V/24Ah/免維護
14,、工作電壓: 12 V
15、工作溫度: -20℃~70℃ 工作濕度: 0~100%
16,、網(wǎng)絡模式:多種聯(lián)網(wǎng)方式4G\WIFI\有線 可任意選擇,。
17、誘捕害蟲尺寸: 2mm~20mm
蟲情測報燈的使用
蟲情測報燈的放置地點應盡量選擇在遠離公路和燈源,、人為干擾少,、行走方便的林地。林間設置密度以燈光相互之間不影響,一般為間隔1干米以上為好,。每天太陽落山后30分鐘開燈,,太陽出山前30 分鐘關燈。
使用時需要一個掛燈的支架,,我們可以準備三根長桿,,把他們的一端綁定在一起,然后將他們分開架起,,用鐵絲穿過充測報燈頂端的吊環(huán),,掛在架子上即可。在樹林果園等有高大樹木的地方,,還可以把一根長桿固定在兩個樹干上,,在將測報燈固定在長桿上,掛燈時,,接蟲袋的下端,,與地面的距離不能低于1.5米,目前蟲情測報燈種類很多,,有使用交流電源的,,也有直接使用電池的,使用電源的測報燈要安裝在外接電源方便的地方,,以便于接電使用,,在野外的大田或樹林好使用電池供電的測報燈,白天取下來充足電,,晚上掛出去殺蟲,,使用起來也非常的方便,不過在使用過程還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在掛燈時應該垂直懸掛,,上下固定,以防止隨風搖擺,,掛燈高度要隨作物的高度適當調整,,使用要及時清理高壓網(wǎng)上的蟲體,在減少耗電量的同時,,還能提高誘蟲殺蟲效果,,清理時一定要切斷電源,用隨燈配備的毛刷橫向刷網(wǎng),,如有網(wǎng)線觸碰,,要及時分開,否則會因短路斷電不能殺蟲,,蟲情測報燈誘蟲光源的正常壽命,,是一萬小時,因此要維持較好的殺蟲效果,就要及時的更換燈管,,在雨天的夜晚,蛾類的成蟲不能出來活動,,同時過大的雨水容易引起燈內電器短路,,造成燈的故障,因此雨天不要開燈,。同時要經(jīng)常檢查電線,,防止漏電引起意外事故,通電后嚴禁接觸高壓網(wǎng),。
常見的害蟲測報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1)糖醋液誘蛾
用醋,、糖、水,、酒,、農藥配成糖醋液,利用誘液氣味誘集害蟲的成蟲,其配方為醋500ml.紅糖375g、水 250ml.酒12.5ml,,以及適當?shù)霓r藥,,從4月1日開始至無蛾期結束。1次用全量,,以后每隔5天換半量,,每天早晨6:00—7:00收集誘殺的成蟲,分清種類和雌雄后記錄,。該方法主要用于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成蟲的誘集和一代害蟲的測報,。
2)大蔥花誘蛾
在大蔥留種地蔥種開花時,固定大蔥花500-1000朵,從5月1日開始至無蛾期結束,,于每天傍晚7:00—8:00,,用手電筒光照伏在大蔥花上的害蟲成蟲,分清害蟲種類和雌雄后進行記錄,。該法主要用于黃地老虎成蟲的誘集和幼蟲的測報,。
3)楊樹枝把誘蛾
從15日開始至9結束,每次砍當年的楊樹枝條100余根,,放在陽光下曬2一3天,,10根1把,分上,、,、下捆3道,把端再捆于木棍上,,木棍下端削尖,,以便插于地內。具體方法是,將捆好的楊樹枝把順壟一字形排列插10把,,每把間隔10m,。為保持楊樹枝把誘蛾的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1次放全量,,每隔5天換半量,,隔一把換一把。每天早晨5:30—7:00用紗窗網(wǎng)袋套住楊樹枝把,,再將下u檬緊,,撲打枝袋,將誘到的棉鈴蟲或孰蟲成蟲捏死,,存好,,分清蟲種和雌雄后進行記錄。主要用于誘集一,、二,、三代棉鈴蟲的成蟲以及對二、三,、四代棉鈴蟲的測報,。
4)熒光燈管誘蛾
熒光燈管可弓誘各類夜蛾科、蜈蛾科,、天蛾科,、金龜甲類等害蟲的成蟲。具體方法是從每年的4)1日至10)31日,,每天早晨6:00—7:00將誘集到的農作物上的害蟲及害蟲的天敵分清蟲種和雌雄后進行記錄,。
5)蟲情測報燈誘蛾
蟲情測報燈采用小銹鋼材料,利用現(xiàn)代光,、電,、數(shù)控技術,實現(xiàn)了蟲體遠紅外線自動處理,,接蟲,、殺蟲、收集,、分裝,、排水等系統(tǒng)作業(yè)的一體化,并具有設計介理,,造型美觀,、經(jīng)久耐用等特點。另外山于該燈增加了光控設置,,可7天取1次所誘集的成蟲,,大大減少了測報人員的取蟲時間,,減輕了測報勞動強度和工作壓力。
蟲情測報燈的工作原理
光控工作原理:當環(huán)境照度連續(xù)一分鐘≧4lux時——數(shù)控電路所控制的觸點斷開,,測報燈處于待機狀態(tài)(關機),;當環(huán)境照度連續(xù)一分鐘≤4lux時——數(shù)控電路所控制的觸點閉合,測報燈進入工作狀態(tài)(開燈),。
雨控工作原理:下雨(濕度≥95%時)——雨控傳感器接到信號——控制器自動啟動——排水系統(tǒng)進入工作狀態(tài)——阻止雨水進入落蟲通道,,把雨水導入排水通道,從底部流出箱外,。雨停后,夜間測報燈恢復工作狀態(tài),,白天測報燈處于待機狀態(tài),。
誘捕原理:采用燈管作為誘蟲光源——昆蟲飛撲——撞擊玻璃屏——落到漏斗——落入遠紅外處理倉內。
昆蟲處理原理:利用遠紅外加熱處理昆蟲,,活蟲落入后3-5分鐘即能死亡,。為了避免處理倉蟲體堆積,處理倉下部的落蟲活動門每隔一段時間(時間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在顯示屏上進行設置)開啟一次,,被殺死的蟲體落到接蟲盒貯存,。為使后落入的昆蟲也能被殺死,特設置為上下兩次遠紅外加熱處理,,兩個活動門交替開啟,,保證每個蟲體都能再經(jīng)歷一個遠紅外加熱處理周期。
接蟲原理:每天天亮或者根據(jù)用戶設置的時間——轉倉盤轉動一格,,更換到下一個接蟲盒,。
郵箱:tianyityn@126.com
地址:新鄉(xiāng)市平原示范區(qū)昆侖路與嫩江路交叉口西北角
15617188295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掃一掃 抖音關注